董其昌书画集

目录

前言
1.青绿山水
2.高逸图
3.夏木垂荫图
4-5.林和靖诗意图
6.仿古山水册之一
7.仿古山水册之二
8.仿古山水册之三
9.仿古山水册之四
10.仿古山水册之五
11.仿古山水册之六
12.仿古山水册之七
13.仿古山水册之八
14.山水册之一
15.山水册之二
16-17.山水册之三
18-19.山水册之四
20.山水册之五
21.山水册之六
22.山水册之七
23-24.延陵村图
25.传衣图
26-27.岚容川色图
28.烟渚晴岚图(扇面)
29-30.关山雪霁图卷
31-32.仿赵孟頫秋江图
33-34.董范合参图
35.临右军黄庭经(扇面)
36.集古树石画稿卷之一
37.集古树石画稿卷之二
38.集古树石画稿卷之三
39.集古树石画稿卷之四
40.集古树石画稿卷之五
41.集古树石画稿卷之六
42.山水册之一
43.山水册之二
44.山水册之三
45.山水册之四
46.山水册之五
47.山水册之六
48.山水册之七
49.山水册之八
50.山水册之九
51.石田诗意图
52.山水册之一
53-54.山水册之二
55-56.山水册之三
57.山水册之四
58.山水册之五
59.山水册之六
60.山水册之七
61.山水册之八
62.山水册之九
63.山水册之十
64.山水册之十一
……

 


内容摘要:


       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香光,别号思白,明代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(今属上海市)董家汇人。生于嘉靖三十四年(1555)一月十九日。

 
       十七岁时,他参加松江府会考。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,自以为准可夺魁,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。原因是知府衷贞吉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,文章虽好,只能屈居第二。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,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。开始他以唐人颜真卿《多宝塔帖》为楷模,后来又改学魏、晋,临摹钟繇、王羲之的法帖。
 
       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,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,山水画也渐渐入门。 万历十七年(1589),董其昌终于考中进土,并因文章、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土,人翰林院深造,这一年他三十五岁。
 
       在研习经史之余,董其昌与同僚诸友切磋书画技艺,纵论古今,品评高下。又从韩世能那里借阅晋、唐、宋、元法帖宝绘,心摹手追,有时废寝忘餐,因而学问大进,开始在京中有些名气。 在家乡,董其昌筑“来仲楼”、“宝鼎斋”、“戏鸿堂”、“画禅室”、“香光室”等,牙签玉轴,左图右史,置身其中,著书立说,探究古今书画艺术。他不遗余力地搜集王羲之、王献之、谢安、桓温、赵估、米芾诸名家法书,于万历三十一年刊刻《戏鸿堂法帖》行世。病休松江时期,他正值四十余岁的盛年,广闻博识,采集众长,悠居林泉,心闲手熟,创作了《葑泾访古图》、《鹤林春社图》(图5)、《浮岚暖翠图》、《神楼图》、《西湖八景图》、《溪回路转图》等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著名山水画。
 
       崇祯十年八月,他在松江寓所逝世,享年八十二岁。后来葬于吴县(今属江苏)渔洋湾董氏坟茔。清顺治元年(1644),南京南明福王政权以董其昌书画成就与元人赵孟俯相类,授予董其昌与赵孟俯相同的谥号“文敏”,后人因此把他称作“董文敏”。



 

内页预览: